第165章 阅兵(1 / 1)

推荐阅读:

刘希森三人今天全部都穿的现代军礼服,黑色皮靴,大檐帽,肩上有三颗星,上校军衔。

挺括的面料,裁剪得当的设计,将三人的气质衬托的无与伦比。

“知县大人他们穿的衣服太好看了,回去让我娘也给我做一身。”

几个十几岁的少年人看着这衣服赞叹不已,饶是三十岁的中年人也想着回去尝试一下。

只有几个老夫子看着不断的摇头,咋都换成了窄袖,没有了士大夫的气势,到多了一些武人的鲁莽。

好在大明末期对于人们穿什么衣服,并不是太在意,百姓们也就津津乐道,虽有不悦者,但是也没人会跳出来公然反对。

而且这衣服看着并不丑,相反还觉得干净利索威武了不少呢。

此时临高百姓再看站在操场中央的那些士兵的装束,渐渐也就明白了,他们的衣服和知县等人的虽然颜色不一样,但是设计剪裁是一样的。

都是上面袄子,下面裤子,翻领窄袖,戴帽子,穿皮靴,白手套。

待刘希森三人坐定,皇帝上朝的音乐停止,然后刘希森走到了前面,开始讲话。

“临高的乡亲们,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,举行临高军建军仪式,庆祝临高新军的成立,从此以后,我们临高有了自己的队伍,再也不用怕海盗土匪来袭了。”

掌声雷动。

“我们临高新军是百姓的军队,是全临高的军队,是天下的军队,我们刻苦训练,为民服务,守护万家灯火,保卫大明子民的安全。”

刘希森说的都是大白话没,百姓们都能听得懂,虽然老夫子们有些嗤之以鼻,但是刘希森的二甲进士在身,谁也不敢说什么,只当是刘进士想让百姓们都听得懂,才说的大白话。

“我们临高新军是新式的军队,并没有军户民户之分,他们也都是自愿参加军队的,他们有着严格的军纪,也有着令人自傲和骄傲的使命。”

“在这里,我再重申一遍,自此起任何人不得恶意侮辱驱使军人,违者军法从事。”

刘希森说完,百姓一阵鼓掌,因为今天来观礼的好多都是军人的家属,他们虽然支持自己的家人参军,但是仍然担心自己家被入了军户,从而被别人看不起。

此时有县令大人公开为他们撑腰,他们岂能不感激的热泪盈眶,最后一个担忧也没有了,直到把手掌都拍红了才停下来。

“刘父母说的是真的,上次有几个童生侮辱临高新军的士兵,被刘大人给拘留了半个月,就是临高城李员外和吴员外他们几家的小子,这事我亲眼所见。”

此时百姓们有的想起了公审大会现场出现的一点小插曲了。

周围人有看到的或者听说的,纷纷点头,然后手掌拍的更响了。

而笔直站在操场上的新军士兵们,听到刘知县公开为他们站台,此时全都热泪盈眶。

他们有着高额的收入,良好的伙***良的装备,严苛的训练,是不断增加的学识,又有军纪保护他们的尊严,此时如何能不骄傲,一个个将胸膛挺的更阔了,目光也更加坚定了。

刘希森扫视了一眼全场,见群情激奋,满意的点了点头,随后大声说道。

“升军旗,奏军歌!全体起立。”

刘希森一声令下,三名特战队的护旗手,捧着一面军旗正步走到了一处旗杆前面。

然后按照李飞交代的步骤,将军旗绑好,给了军乐队一个信号之后,军乐响起。

然后就见一面通红的军旗缓缓升起,上面黄色丝线绣成的锤头和火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
伴随着熟悉的旋律,全场一千多兵战士齐唱军歌。

随后全场瞬间燃爆,很多临高百姓不自觉的也跟着唱了起来,然后唱着唱着,眼睛里就渗出了泪水。

“下面我宣布临高新军建军仪式暨临高新军首届阅兵正式开始。”

片刻之后,在主席台两侧的四门73型新式火炮,开始依次鸣放礼炮,二十八响。

伴随着礼炮的轰鸣,李飞走下了主席台,来到了等在台下的一辆四马拉动的战车之上。

整齐划一的动作,一丝不苟的注目礼,伴随着庄严肃穆的背景音乐,李飞乘坐马车检阅方队的场景,直接将观礼的临高群众给看呆了。

刘希森和周曼如坐在主席台上,默默的看着这一幕,对视一眼,也是满脸欣慰。

一年了,自己三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,拉起了属于自己的队伍,回想着一年来的场景,真是太不容易了。

李飞检回到了主席台上之后,检阅正式开始。

首先走到主席台前面的是特战队组成的仪仗队,仪仗队分为陆军和海军。

陆军穿着深绿色的军装,而海军则穿着白色的军装,全部都是军礼服,白手套握钢枪。

随后就是身着迷彩服的陆军野战营,然后是穿白色裤子海魂衫的海军野战营,最后是炮兵连。

整齐划一步伐,踏着坚实的地面,73火炮的铁轮炮架压着砖石地基,发出轰隆隆的声音,再加上明晃晃的刺刀,顿时将阅兵的气氛引到了高潮。

一场阅兵仪式搞下来,看着群情激奋的现场群众,刘希森三人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。

从此以后,临高新军在临高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。

而且每天都会有人来临高新城咨询参军事宜,每当临高新军外出之时,临高百姓都会自动行注目礼。

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份,刘希森刚来时种下的那些玉米、土豆、红薯和辣椒都成熟了。

由于是在琼州,气温较高,而且阳光雨量充沛,产量都较之前提高了不少,而且生长周期也短了一些。

刘希森命人小心的收获了,虽然已经是第二代了,但是产量仍然太少,除了个别无法再次当种子的被刘希森拿来解馋之外,剩下的全都当做种子。

按照这个育种速度,在琼州全境推广,至少还得三五年的时间,谁让当初带来的数量那么稀少呢。

等到全大明推广,估计还得十年,没办法育种工作就是这样缓慢,想快也快不了。

而且土豆还得脱毒,需要人工一个个拿着放大镜的寻找毒牙,然后进行剔除,这工作更慢。

慢就慢吧,好在临高的稻米能一年两熟,好的良田甚至能一年三熟,所以粮食的供给还是能跟上。

另外,刘希森三人还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粮食供给点。

最新小说: 残爱妾妃 假太监:太子竟是女儿身 钢铁先驱 宫心计:且拭天下 倾城第一后:武领天下 重生之帝女谋 汉末第一兵法家 帝后策:金牌医女 家父朱重八 深宫斗红颜